当前位置:南港清风>女生耽美>明穿之我爹是朱标> 第137章 诏书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37章 诏书(2 / 6)

挺看不上北元的做法的。

不管怎么样,秦王妃都是对北元尽心尽力的,就这样一个为了他们尽心尽力的人竟然不值得他们送葬吗?

“如果他们执意要回去,也未尝不能让他回去,只是他们无情无义,一定要让北元的百姓知晓而已。”朱雄英在一旁补上一句并不认为非要把人强留下来不可,反而可以由此做个契机。

父子三人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算计。

“十万担的粮食不能白送。”泰定帝叮嘱一句,也是让儿女把握好分寸。

“这粮食我去送,正好顺路回北平。”早在朱至提出同意大明借粮给北元开始,就已经暗搓搓的准备着了。要不然朱至也不至于着急的大婚。

这回一众人的视线已经落在汤显的身上,汤显理所当然的道:“公主在哪,我跟着去哪。”

非常非常的自觉,自觉得让常氏有一种她莫不是也娶了一个儿媳妇进门的感觉。

朱至露出了笑容,一旁当父兄的人都透着无奈。

不过,朱至想起另一件事了,“爷爷和奶奶呢?”

是的啊,朱至回门竟然没看到这两位,这就过分了啊。

“你大婚后,爷爷和奶奶就离开应天了,说是去丈量天下田地。”朱雄英接过话,提起最是让朱元璋耿耿于怀的事儿,要说这源头还是朱至呢。

“这是好事啊。爷爷没留信说从哪里开始?”朱至听着眼睛亮闪闪的追问,泰定帝无奈的道:“现在的重点是这个吗?”

“啊,爷爷带着奶奶走了,那宫里的那些妃嫔怎么办?”结果朱至话锋一转关心起了朱元璋的众多妃嫔,泰定帝的脸上一僵。

朱至就像是看不见,只道:“就算爷爷想不起这回事,奶奶肯定也有安排,只不过有些话奶奶肯定是不方便说的。”

常氏也瞄了泰定帝一眼,不知该不该接朱至的话。

“已有成年的皇子随子出宫居住。尚未成年的待孩子成年分府之后,再让他们的孩子接出去。”终究还是泰定帝回答了朱至的问题,朱至侧着头想了想道:“这倒是还好。不过,爹可千万别让天下人觉得集天下之财以养朱氏。”

这种话也就朱至敢说出来!

重点更是,说出来了不会被泰定帝骂。

“我是看出来了,你挺不乐意养着你的叔叔们。”泰定帝不得不指出女儿话里话外的意思。

“难道爹很乐意养着一群白吃饭不干活,甚至还仗势欺人的人?若是叔叔们都有功于家国社稷,如同这满朝的文武大臣一样,做着利于家国的事儿,天下人绝不会不高兴养着他们。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。”朱至只是跟泰定帝据理相争。也是从人心的角度讨论事情。

泰定帝半响没有反驳,朱至道:“爷爷的想法很简单,也很直接。拿下天下,自当惠及儿孙,天下谁人不是这样,想的都是,自己拼下一番事业,传承于后世子孙。这份事业不仅包括于权势,还包括财富地位。然而德不配位,最终下场凄惨。更别说咱们自己把叔叔们架在火上烤,确定不是让天下人都绝望?”

当着泰定帝的面朱至有一说一,比起在朱元璋面前更要直接。

“国库已经交回六部执掌了。”朱雄英在旁边帮腔,显然是站在泰定帝这一边的。

“可是咱们老朱家的人,因为爷爷的缘故,每人每月从国库支出多少钱。这一笔费用,爹不会不知道。

“今咱们家的人还算不上多,可是爹得想想,按现在的形势发展下去,咱们朱家的人越来越多,这笔钱的支出也一定会越来越多。当这笔钱占据国库三成,一半,甚至是七成以上时,看到这样的账本,人会怎么想?”

不是朱至在这儿危言耸听,而是事实摆在眼前。朱元璋对大明的官员十分苛刻,但是对于儿孙们却十分宽宥。

朱至方才说出的用天下之财以养朱氏,并不是空穴来风。而是根据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得出的结论。

“这些话,你之前怎么不跟爷爷说?现在不是为难咱爹吗?”朱雄英已经意识到朱至话里话外的意思,同时也不得不为泰定帝考虑。泰定帝要是按朱至的意思改了养自家兄弟侄子的规矩,那不是要跟朱元璋唱反调吗?

刚上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朱元璋唱反调,不太妥当。

“我只是跟爹说清楚其中的利害,至于什么时候适合改规矩,可以慢慢来。”朱至眨了眨眼睛,表明她可不是想一股作气把事情解决的人。

“爷爷为了让爹可以顺利继位,把几位叔叔都从封地召回来。如今爹已经顺利继位,眼下须得考虑的是,到底要不要让叔叔们回封地。”朱雄英只要确定,朱至没有打算一鼓作气把所有的问题解决,那就好说了,眼下须得考虑的更是朱元璋已经分封于各地的儿子们,是不是让他们归藩。

显然泰定帝也在考虑这个问题,倒也不是说泰定帝信不过弟弟呢,而是藩王的存在,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,必然也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