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南港清风>历史军事>大明守村人> 第九百二十五章 快慢皆有可再问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九百二十五章 快慢皆有可再问(1 / 2)

“不瞒众殿下们。”郭知府跟着出声:“臣等其实就想说来着,又怕给殿下们添麻烦。”

同知、通判、推官等人一起点头,对,不能说,现在是秦王殿下主动问的。

“有何不可说?”朱棡皱眉。

“殿下,历朝历代的能官能吏无数,包括各个盛世,哪一个解决了这等事情?”同知柴殊摊手。

意思是问出来,你们又没有办法,岂不是给你们添堵儿?哪个官员会如此不长眼?

“嘁!”朱棣不屑地嗤笑一声:“历朝历代哪个敢与咱大明比?他们所用的武器是啥?咱用的是啥?

他们最厉害的就是弄出了曲辕犁,由二牛抬杠变成了一牛挽犁,算不错啦!

看咱们需要牛吗?咱弄些个铜铁,往里喂水喂煤就成,一天十二个时辰不用歇着。”

朱棣满脸骄傲之色,拿前面的朝代跟眼下的咱父皇的朝代比?哼!

“燕王殿下说得是,那……”柴殊小心地问半句。

“里长,有何良策?”朱棣满不在乎地看向里长。

里长:“……”

其他人:“……”

里长一直没动手抓串儿,此时反问:“殿下是要快的,还是要慢的?”

“自然是快的。”朱棡说话,他的封地。

“快的好办,咱去帮着继续打井,超过三长的只能用辘轳,往外提水,顺便从其他地方运棉花和棉布过来,加上皮毛,给百姓用在窑洞中。”

里长给出个办法,缺什么补什么,这个快,运输有多快,百姓得好处就有多快,反正冬天之前没问题。

“不,这等不好!还是住窑洞,慢的。”朱棡摇头,换个。

“慢的需要明天到清源县后看情况,那里能够解决其他地方的情况。”里长指指南边。

“大概呢?”四个亲王很有默契地同时问。

别的人继续听,窑洞与清源县有什么关系?

“大概是清源县有煤矿和铁矿,本地有黏土,太原府烧陶瓷自古都存在,烧砖瓦自然好办。

直接在清源县开展冶铁炼钢,煤灰与炉渣拿来烧砖瓦和水泥。

清源县的资源足够其本身展开工业布局,包括焦炭、动力煤。

洗煤的煤泥不值钱,百姓出个运输费,自己混合着黏土打煤坯或制作蜂窝煤。

主要是设备需要带过来,如应天府工业区一般,明日到了那里,诸位一见即知,清源县是好地方。”

里长先给个大概的讲解,具体的需要实地瞧瞧,浅层铁矿和煤矿的图有,发展第二产业非常容易。

不似此刻所在的晋祠镇,没有那么多的资源,而且还要保护晋祠,修了不少寺庙观,这玩意儿谁能随便挖?

“明日便明日,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?边吃边说,喝酒,不要怕喝没了咱喝不到。

来的路上就用麦子发芽开始酿新的啤酒了,再过个十天半个月的,新啤酒出来。

只要有麦子,就不担心没有啤酒喝,饮胜,加了冰块的凉爽,嗝!”

朱棡举啤酒杯,一口干了三两左右的啤酒,这个两装得少,不是五十克的。

其他人一同举杯,咕嘟咕嘟灌下去,确实凉爽,硝石制冰,最适合夏天用。

朱樉放下杯:“咱的西安府去年就告诉挖冰窖存冰,今年想来卖得不错,用处最大的是惠民药局。

有人发热了,需要用布包着冰块放在腋下与额头降温,比用井水好。

今年离开太原府时,给这边挖冰窖,冬天汾水结冰,冻厚了,取冰存上。

明年商人天热的时候过来,卖给他们,惠民药局也多一种手段。”

“二哥帮咱想到了,要挖冰窖,正好这里种水稻,用稻草编成席子铺冰窖中。

取冰后每块

麦秆就牲口吧!稻草不适合,顺便多打些帘子给窑洞使唤。

今年再坚持一年,明年会出大量的砖瓦,咱自己烧,就是个人工成本问题。

咱先不赚自己百姓的钱,按照最需要房子的来分配资源,窑洞别住了。

有的窑洞结实,又总修缮,能保存许多年,有的一个小地震,或者雨大了,塌了把人埋里。

也可以用井水冻一些冰,这样的冰干净,直接拿来放酒里,要么做成刨冰。”

朱棡顺着话说,河里的冰换成以前,直接吃,没人在意,水都是那样喝的。

现在他知道里面有大量的病菌、细菌、寄生虫,只能拿来那种冰隔个器皿来冻水,最好是在阴凉的地方冻。

硝石制冰也不是直接用那个冰,都是套筒,里面筒的冰才能吃,拿凉开水做的。

先把开水放凉,密封好顺到井里继续降温,再配合硝石冻成冰。

官员们高兴,只要殿下一心想着这里,便不怕做不好事情。

一高兴,有人控制不住询问:“殿下,有的井里的水浑浊,好像那块地方就那样,换一处打井不出水,怎么办?”

问的人是推官马皛羽,问完他有一点忐忑,怕自己问了没办法解决的事情。

这回不等别人问,里长自己说:“本地有麦饭石,把麦饭石采来扔井里,要打碎,具体的地方给你们画,不在太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